1

伊朗亦有着久远而丰富的历史,但是与中国不同,由居鲁士和大流士开创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最早的统一方式不是一个中国式的中央集权政府,而是类似于松散的多文化多民族邦联,被征服地区基本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期中国的周朝属下尽管也有大量诸侯国,但核心区域的诸侯国基本都有与洛邑相似的文化与组织结构,即使稍远而文化较异的楚地也采取了周朝的组织方式,并且认同自身是华夏文化圈的一部分。伊朗治下的许多区域,例如埃及,却自始至终不太认为自己是伊朗的一部分,当上层政权出现波动时并不期望“取而代之”、“统一”,而是更倾向于独立。阿契美尼德王朝早期的君主的统治方式或许某种意义上是理想的、甚至有一些现代意味的,但是中央权威的弱小也是伟大的波斯帝国数次崩溃的原因之一。

2

伊朗这片土地从古至今就与宗教紧密挂钩,研究阿拉伯大征服前的伊朗绕不开祆教,研究此后的伊朗也绕不开回教,期间还有当地自发产生或是边境引入的数不胜数的小型教派和信仰。伊朗历史上的王朝想要达成较好的统治必然要处理好王权和教权的关系,且重要性和难度尤甚于古代基督教欧洲。而要想见到一个世俗化的伊朗,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可能会是不切实际的。

3

伊朗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兴起又多次衰落,期间难能可贵地保留了很多古代的文化传统,即使在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伊朗的诗歌等等文化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而《列王记》更是至今都为当地的年轻人津津乐道。但同时,伊朗的很多统治者却似乎习于妥协退让,地图上的伊朗越来越小,一部分是由于外界不断崛起的强权,但内部的统治阶层一定难辞其咎。